警報與策略系統詳解:你的專屬投資助手
你是否曾經錯過絕佳的投資機會,因為沒有及時發現市場變化?或是想要系統化自己的投資邏輯,但不知道從何開始?
懶人智投的警報與策略系統,就像是為你配備了一位 24 小時不休息的投資助手,幫你監控市場、提醒機會、執行策略。
🔔 警報系統:你的市場雷達
警報到底是什麼?
想像警報系統就像是你家的保全系統:
- 監控範圍:你關心的市場和股票(就像保全攝影機的監控區域)
- 觸發條件:什麼情況下要通知你(就像感應器的靈敏度設定)
- 通知方式:怎麼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(就像警報器的聲響方式)
警報的三大組成要素
1. 篩選範圍 = 監控區域
地區範圍
台股(TPE):台灣上市上櫃股票
美股(US):美國那斯達克、紐約交易所
日股(JP):東京證券交易所
產業分類
科技業:半導體、軟體、電信
金融業:銀行、保險、券商
傳統產業:鋼鐵、塑膠、紡織
生技醫療:製藥、醫材、健康照護
實際範例:
- 「只監控台股的半導體公司」
- 「關注美股前 100 大科技股」
- 「追蹤日股汽車相關產業」
2. 指標條件 = 觸發設定
這是警報的核心,決定什麼時候要通知你。
技術指標條件
RSI 相對強弱指數:
- RSI < 30:可能超賣,考慮買進
- RSI > 70:可能超買,考慮賣出
移動平均線:
- 股價突破 20MA:短期轉強訊號
- 股價跌破 60MA:中期轉弱警告
成交量:
- 量增價揚:上漲有力度
- 量縮價跌:下跌動能減弱
基本面條件
財務指標:
- P/E < 15:本益比偏低,可能低估
- ROE > 15%:獲利能力良好
- EPS 連續成長:營收表現強勁
市場表現:
- 漲跌幅 > ±5%:大幅波動關注
- 成交值排名前 20:市場熱度高
3. 通知設定 = 警報方式
通知管道
- Telegram:即時推播,最快收到
- 電子郵件:詳細資訊,適合深度分析
- 系統內通知:登入時查看
- 簡訊:重要情況的緊急通知
通知頻率控制
- 即時通知:條件符合立即發送
- 冷卻期設定:同一股票 24 小時內不重複通知
- 摘要報告:每日/每週彙整報告
實戰警報設定範例
範例一:「台股科技股超賣機會」
警報名稱: 台股科技股超賣機會
監控範圍:
地區: 台股(TPE)
產業: [半導體, 電子零組件, 通信網路]
市值: > 50億台幣
觸發條件:
技術指標:
- RSI(14) < 25 # 深度超賣
- 成交量 > 120% 近30日平均 # 量能配合
基本面:
- P/E < 20 # 本益比合理
排除條件:
- 近7日內已觸發過
- 財報異常或重大利空
通知設定:
管道: [Telegram, Email]
時間: 盤中即時 + 收盤後彙總
內容: 包含技術分析圖表和基本資料
實際觸發範例:
🔔 警報觸發!台股科技股超賣機會
📊 股票資訊
• 聯發科(2454)
• 現價:$756 (-4.2%)
• RSI:23.8(深度超賣)
• 成交量:142% 平均量
• P/E:15.2
📈 技術分析
• 跌破所有短期均線
• 但量能放大,可能接近底部
• 建議等待反彈確認信號
⚠️ 風險提醒
• 整體科技股仍處修正格局
• 建議分批進場,控制部位
範例二:「美股成長股突破訊號」
警報名稱: 美股成長股突破訊號
監控範圍:
地區: 美股(US)
分類: [科技業, 生技醫療]
篩選: S&P 500 成分股
觸發條件:
價格突破:
- 突破 20MA 且站穩
- 突破前波高點
量能確認:
- 突破日成交量 > 200% 平均
動能指標:
- MACD 黃金交叉
- RSI 進入 50-70 區間
通知設定:
時間: 美股盤中(台灣時間 21:30-04:00)
頻率: 最多每4小時一次
內容: 英文股票代號 + 中文說明
🎯 策略系統:投資邏輯的標準化
策略是什麼?
如果警報是「發現機會」,那策略就是「行動計畫」。
策略 = 完整的投資邏輯 + 明確的執行規則 + 風險控制機制
策略的核心要素
1. 進場條件
什麼情況下買進?
技術面進場訊號:
• 價格型態:突破整理區間、突破重要壓力
• 指標配合:RSI 回升至 50 以上、MACD 黃金交叉
• 量能確認:成交量放大至 150% 以上
基本面進場條件:
• 財務表現:EPS 連續 2 季成長、ROE > 15%
• 估值水準:P/E < 產業平均的 80%
• 產業趨勢:處於成長期或復甦階段
2. 出場條件
什麼時候賣出?
停利條件:
• 目標獲利:達到 15-20% 獲利
• 技術轉弱:RSI > 80 且出現背離
• 基本面變化:財報不如預期
停損條件:
• 價格停損:跌幅達 8-10%
• 技術停損:跌破重要支撐
• 時間停損:持有超過 6 個月未獲利
3. 資金管理
如何分配投資金額?
部位控制:
• 單一持股不超過總資金 20%
• 同產業持股不超過 40%
• 保留 20% 現金因應機會
風險分散:
• 最多持有 8-10 檔股票
• 涵蓋 3-4 個不同產業
• 避免過度集中投資
策略範例:「科技股價值成長策略」
策略背景
適合:看好科技產業長期發展,但希望買在合理價位的投資人 風險:中等風險,適合積極型投資人 時間:3-12 個月的中線投資
完整策略邏輯
第一階段:選股篩選
產業範圍:
• 半導體、軟體、電信設備
• 市值 > 100億(中大型股)
• 成立時間 > 5年(避免新創風險)
財務篩選:
• ROE > 12%(獲利能力佳)
• 負債比 < 60%(財務結構健全)
• 現金流 > 0(營運正常)
• EPS 近 2 年平均成長 > 5%
第二階段:技術分析進場
進場條件(需全部符合):
1. RSI(14) 進入 30-50 區間(超賣修復)
2. 股價站上 10MA 且 10MA 向上(短線轉強)
3. 成交量 > 20MA 平均量(量能配合)
4. P/E < 產業平均 85%(估值合理)
加碼條件:
• 第一次買進後,如再次回測低點不破
• RSI 重新進入 30 以下,可加碼 50%
第三階段:出場管理
分批獲利了結:
• 獲利 15%:賣出 1/3
• 獲利 25%:再賣出 1/3
• 獲利 40%:全部賣出
停損設定:
• 跌破買進價 8%:無條件停損
• 持有 90 天未獲利且基本面轉差:停損
• RSI 進入 80 以上並出現頂背離:停利
第四階段:風險控制
部位管理:
• 單檔最多投入 15%
• 科技股總部位不超過 60%
• 每月檢視持股,汰弱留強
動態調整:
• 大盤多頭:可提高至 80% 滿倉
• 大盤空頭:降至 40% 部位
• 系統性風險:全部現金觀望
策略執行的自動化流程
1. 自動篩選候選股票
每日收盤後,系統會:
1. 掃描符合基本面條件的股票
2. 檢查技術指標是否達標
3. 排除近期利空或異常的標的
4. 產生「策略推薦清單」
2. 即時監控執行
對於已持有的股票:
• 監控停利停損條件
• 追蹤基本面變化
• 評估是否需要調整部位
對於觀察名單:
• 等待技術面確認訊號
• 提醒最佳進場時機
3. 績效分析回饋
系統會定期分析:
• 策略整體勝率和平均報酬
• 個別股票表現貢獻
• 進出場時機的準確性
• 提供策略優化建議
🔄 警報與策略的協同運作
整合工作流程
情境:系統發現投資機會
Step 1: 警報觸發
🔔 台積電(2330)觸發警報
條件:RSI = 28, 量增 160%
策略建議:符合「科技股價值成長策略」條件
Step 2: 策略評估
系統自動檢查策略條件:
✅ ROE = 25.8% (>12%)
✅ 負債比 = 45% (<60%)
✅ P/E = 16.5 (產業平均 19.2)
✅ 股價突破 10MA
結論:符合進場條件,建議投資
Step 3: 執行建議
📊 投資建議報告
標的:台積電(2330)
進場價位:$580-585
建議部位:15% (150,000)
停損價位:$535 (-8%)
目標價位:$670 (+15%)
風險評估:中等風險
持有期間:預估 3-6 個月
多層次監控網路
建立完整的監控體系
第一層:產業警報
• 半導體產業警報:監控整體趨勢
• 個股相對強弱:找出產業領頭羊
• 法人動態:觀察機構投資方向
第二層:個股策略
• 價值投資策略:找被低估的股票
• 成長投資策略:找高成長的公司
• 動能投資策略:追蹤技術突破
第三層:風險控制
• 持倉監控:追蹤每檔股票表現
• 組合警報:整體風險水準提醒
• 市場情緒:系統性風險預警
💡 進階應用技巧
1. 建立個人化的警報組合
保守投資者
主要警報:
• 大型股超跌反彈(RSI < 30)
• ETF 定期定額機會
• 高股息股票填權息
策略偏好:
• 價值投資為主
• 風險控制嚴格
• 長期持有導向
積極投資者
主要警報:
• 技術突破訊號(量價齊揚)
• 題材股消息面
• 短線交易機會
策略偏好:
• 成長股和動能股
• 較高周轉率
• 獲利目標較高
2. 季節性和週期性調整
根據市場週期調整
多頭市場:
• 提高成長股比重
• 增加動能策略使用
• 適度提高風險承受
空頭市場:
• 轉向防禦性股票
• 增加現金比重
• 嚴格停損設定
震盪市場:
• 區間操作策略
• 高股息股票
• 波段交易為主
3. 策略組合的建構
核心-衛星策略
核心策略 (60%):
• 長期價值投資
• 大型股和ETF
• 低周轉率
衛星策略 (40%):
• 主題投資機會
• 中小型成長股
• 短中期交易
🚀 開始建立你的警報與策略系統
新手建議流程
第一週:設定基礎警報
- 從你熟悉的 3-5 檔股票開始
- 設定簡單的 RSI 超賣警報
- 選擇主要的通知管道
第二週:建立第一個策略
- 模仿現有的策略範本
- 調整為符合自己的風險偏好
- 小額資金測試運作
第一個月:優化與擴展
- 根據市場反饋調整參數
- 增加更多警報條件
- 建立完整的投資組合
常見錯誤避免
警報設定錯誤
❌ 過度敏感:RSI < 50 就通知(太頻繁)
✅ 適度敏感:RSI < 30 再通知
❌ 條件太複雜:設 8-10 個條件
✅ 精簡有效:2-3 個核心條件
❌ 通知疲勞:所有管道都開啟
✅ 分層通知:重要用 Telegram,詳細用 Email
策略執行錯誤
❌ 頻繁修改:每週調整策略參數
✅ 耐心等待:至少執行 1-2 個月再評估
❌ 忽視風控:只關注獲利條件
✅ 風險優先:停損條件比停利更重要
❌ 情緒干預:看到虧損就放棄策略
✅ 紀律執行:相信回測數據和邏輯
🎯 結語:從新手到專家的進化
警報與策略系統不是萬能的投資聖杯,而是幫助你系統化投資決策的工具。成功使用這套系統的關鍵在於:
- 理解原理:知道每個警報和策略背後的邏輯
- 持續優化: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經驗調整
- 嚴格紀律:相信系統勝過相信情緒
- 風險意識:永遠記住投資有賺有賠
從今天開始,讓懶人智投成為你投資路上的好夥伴。不需要天天盯盤,不需要成為技術分析專家,只需要設定好規則,讓系統為你工作。
相關文章
最後更新:2025-08-22